前言
先说结论。
我是傻逼!
我是傻逼!!
我是傻逼!!!
本文将讲述
- 为什么我放弃了Arch
- 为什么我放弃了Linux。
- 什么人适合用Linux做主力系统
本文的所有观点仅仅代表个人观点,我纯菜。你问我为什么要选择Arch,而不是Ubuntu或者其他新手友好的发行版,我不知道,正如上文所说,我是傻逼!
为什么我放弃了Arch
说到这个问题,就要先来谈谈为什么我要把Windows换成Linux。
Linux这个系统对于我来说一直是神秘而美好的,至少在当时。我痴迷于命令行、终端、Vim这种工具。小时候也看过爸爸零几年买的《鸟哥的Linux私房菜》,给我当时幼小的心灵带来的极大的震撼。
我当时也对Linux的目录结构非常新鲜,不分盘的设定感觉很好玩。
我网站的服务器是Linux、身边的各种设备都有Linux的影子,这更加提高了我对Linux的向往程度。
还有一个原因是,我当时正在用C语言写一个小工具,Windows下的gcc无法使用通配符*
,要想用只能去打开Git Bash或者MSYS2,这俩东西界面的丑陋程度相比就不用我多说了,我当时就是喜欢把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地方上,Windows的那个终端被我“美化”得花里胡哨的,上面两者的界面当然入不了我的眼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开始使用WSL2,但仅仅停留在开始阶段。
我这个系统不知道怎么回事,根本没办法用WSL2,详情见https://www.yingyu5658.cn/post/1348465439/
全网都没有遇到这个问题的,那既然如此,重装系统吧。
和系统相处就像谈恋爱,总有一段热恋期,过了这个时期后就冷淡了、矛盾也就浮出水面。刚装好的前几天,我的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,学习各种命令、各种工具,当然少不了配置我最爱的Vim。那么说到Vim,归根结底是文本编辑器对吧,打字的软件,那么就要说说我用Linux的第一大困难——输入法配置难
输入法配置难
我是双拼用户,从小学六年级就开始用小鹤双拼打字了,这么长时间的习惯很难改,我也不想改。但是Linux上对双拼友好的输入法方案几乎没几个,我尝试过两个,Fcitx5 + 搜狗, Fcitx5 + Rime。
这两个方案都大差不差,只是搜狗的可能略微智能一点,下载源什么的换成国内镜像,分分钟搞定下载问题。难就难在,我使用的终端不兼容Fcitx。
没错,我用的就是Kitty。
那么,肯定有人就想说,KDE自带的Console不能用吗?非得额外下载一个干什么??
我的答案就是:丑。
没错,就是因为Console丑。当然他也可以美化,但问题就在于,他的窗口圆角不彻底,而且把标签页显示关掉后,只能额外开一个窗口,占用屏幕空间。
而Kitty就不同,窗口边框干净利落,看起来很舒服,而且配色看起来也比Konsole那高饱和度的方案舒服太多了。标签页不是类似于系统组件的那种形式,所以不会额外占窗口空间。
虽然不兼容问题,在程序启动参数添加一条指定ibus接口的命令就解决了。
你问我为什么非得要追求好看,闲的么?我当时可能会扣一大串字来回怼你,但是我现在觉得我错了,我认同你的观点,就是闲的。
如开头所说,我是傻逼!
配置各种东西就免不了使用Github下载,那么就由此引出了第二个问题,代理配置难
代理配置难
我这边访问Github非常不稳定,有时候能丝滑裸连,有时候挂代理都难上。我先用了Steam++的Github加速服务,但是他会把Github的一些地址都重定向到localhost导致使用Git的某些功能如git push
异常。我又换到FastGithub,这东西很好用,但也有不稳定的时候,当他作为系统服务启动的时候,发生异常,想杀死他就变得十分困难,然后导致几乎所有Git功能都瘫痪,非常麻烦,git clone
都跑不下来。
显卡驱动安装难
Linux显卡驱动问题一直都是社区津津乐道的蛋疼问题,更蛋疼的是我的显卡还是英伟达的,你问我为什么用英伟达显卡还玩Linux,我不知道。正如开头所说,我是傻逼!
显卡驱动的问题,我研究了一周左右,虽然最后还是成功了,但是离正常使用还有一段距离。也是有很多小问题,比如使用系统自带的截图会黑屏,用不了i3等窗口管理器等等。
当初安装显卡驱动导致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:
- 鼠标灵敏度异常
- 显示比例异常
- 画面撕裂
- 系统炸了
- 桌面炸了
- 能进图形界面但是不能登录
嗯对就是这么离谱。当然经过我一番折腾还是达到了能用但体验不好的程度。
安装软件难
拿QQ举例,QQ官网的Linux安装包是.deb,如果我想安装,还是要经过一大通折腾,拼凑出来一个半成品QQ,而且最难受的是,每次他都会自动推送更新,我还更不了,还不能忽略版本,让我这个强迫症非常折磨。
为什么我放弃了Linux
其实原本我是不打算放弃Linux的,因为我突然想玩星露谷物语了,就想着要不要装双系统,但是我装Arch根本没有经验,磁盘分区做的很烂,上面的一番折腾已经让我筋疲力尽,我不想再玩Arch,只想找一个开箱即用的Linux发行版。
我的目光理所应当地投到了Ubuntu,这是我小时候体验的第一个Linux发行版,对我来说意义有点特殊,而且也属于开箱即用,所以Arch就光荣的升级为我的前任了。
Windows系统的安装非常简单,只要一直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,然后等就行了。Ubuntu也差不多,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有一个步骤让用户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安装Ubuntu,给了三个选项,一个是用Windows Boot Manager管理,一个是擦除磁盘,好像还有一个,没注意。
我要装双系统,当然是选第一个选项,系统正常装上了,一切正常。下载软件,Neovim、VSCode、kitty。
kitty……
上文提到,Kitty不支持fcitx5,理论上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像Arch时期那么解决,但是我当时没找到怎么给程序添加启动参数。跟着网上的教程折腾了半天系统配置文件后,我成功的又把系统玩炸了,进不去桌面。
当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,当天上午刚出去踏青,走了一万一千步,对于我来说已经把这一个月的活动量都用完了,筋疲力尽。非常困倦的状态下,我打算重装Ubuntu,正式因为特别困,智商下降得厉害,在安装程序选择了第二个:擦除磁盘。
我原本Windows系统的D盘擦干净装了个Ubuntu。
……….
那就这样吧,也行,我试着在Windows里把C盘装的那个坏掉的Ubuntu删掉,但是Windows访问不了那块神秘区域。。。
那行吧,重装系统。我格式化了C盘,删除了所有的分区,重装了Windows。在下载软件的时候猛地一惊。
我为什么现在不用WSL了呢?
这是个好问题,对吧,你问我为什么到这时候才想起来用WSL,我不知道,正如开头所说,我是傻逼!
于是,我不再安装Ubuntu,执行wsl的安装命令,没有像上次使用Windows那样报错,报各种偏门错,报全网都找不到解决方法的错。
此时我心中一万头曹尼玛奔腾,只有一句话想说:
我是傻逼!!!!!!
什么人适合用Linux做主力系统
我个人认为,对Linux有刚需,如嵌入式、AI、机器学习这种领域,离开Linux干不了活的,我会推荐你用WSL,而不是主力Linux。我不建议任何人主力系统用Linux。。。。更不建议主力Linux发行版是Arch。
WSL的好处太多了,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。
当然,你爱折腾,对Linux有热情,有好奇心,完全可以把我这话当放屁。
结语
我是傻逼!
我是傻逼!!
我是傻逼!!!